您当前位置:首页 > 研招信息 > 公共课 > 政治 >

2023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来源:未知2023-02-28


 
  2023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于2022年9月发布,其介绍了2023年考研政治具体的考点,同学萌可以根据考试大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也可以利用考试大纲,查缺补漏。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与法治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材料分析题50分
 
  IV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二)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与认识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基本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从必然走向自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生产力写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习近平关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论述。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和本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制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
 
  (五)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影响。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特的历史必然性。
 
  (六)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进程。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皮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初步探索的意义。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奋力实现中国梦。
 
  2.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4.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5.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2.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坚持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3.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4.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以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十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3.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1.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鸦片战争的爆发。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义和团运动。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4.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的提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的物心和使命。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2.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战。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开始。
 
  3.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哉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2.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4.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战争。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4.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5.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大跃进"及初步纠“左”的努力。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其历史教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九)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拨乱反正的完成。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对外开放的启动和创办经济特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改革开放的展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邓小平南方谈话。
 
  3.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党的十九大的举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四、思想道德与法治
 
  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一)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2.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
 
  (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三)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四)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的扣子。把社会主义核心观落细落小落实。
 
  (五)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单命道德。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3.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
 
  (六)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
 
  3.维护宪法权威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
 
  4.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考研政治大纲内容,如想获取更多关于2023考研考试大纲完整内容请关注【华图考研】微信公众号,回复【考研大纲】获取。

(责任编辑:迟)

华图考研培训课程
扫码咨询
专注考研辅导 用心服务考生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立即咨询
扫码添加咨询老师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立即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